教育科技在大灣區的機遇

薯片叔叔共創社創辦人曾俊華在大灣區教育科技機遇網絡研討會啟幕時表示:「 我們相信,透過相互學習和合作,我們可以開發有效及有全球意義的方案。」。

曾俊華扼要介紹大灣區乃由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連同廣東省九個城市組成,是全球第11大經濟體,排名在俄羅斯之前加拿大之後。大灣區以獨有方式匯集金融,製造,創新和物流功能,現正迅速成為國際科技和創新樞紐。

小組討論1:大灣區的社會及經濟發展情況以及教育科技業務的機遇。

香港數碼港公眾使命總監陳思源先生主持的小組深入探討教育科技在大灣區的機遇、進入市場的策略以及初創企業發展的竅門。

大灣區發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資執行董事時夢婕小姐 (Laura) 認為,香港的創新教育資源加廣東省的高端製造業,讓大灣區得以支持 DJI 和 SenseTime 等公司,成就了這些公司晉身全球知名獨角獸公司之列。她又指出,由於大灣區擁有大量金融渠道,所以即使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初創公司和全球機構投資者仍然覺得該區很有吸引力。

專門從事企業投資、諮詢和資產管理的 Laura 表示:「從香港出發從來不會有錯。」

普華永道香港稅務及中國業務諮詢服務合夥人曾惠賢小姐 (Catherine) 列舉大灣區多個主要基礎設施發展項目(例如香港深圳技術合作區),指這些項目將使大灣區成為具有多元目標和實行科技創新的環球重鎮。她補充說,大灣區政府還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實行了公司稅優惠政策。

Catherine 表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將負責提供投資和融資平台!」。

尊科教育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郭天鳴先生強調亞洲人非常重視教育,為求兒女成材,花大量時間和精神也在所不惜。

「好老師難求,教育科技市場提供更佳的教育機會,可解決這種失衡的現象,而父母亦樂意付費。」在這方面,郭先生提到中國許多中產家庭為了孩子的教育都不介意每月支出 人民幣2000至5000元的教育經費。

郭先生重申教育科技公司應首先從香港出發,中國擁有全世界數一數二優良的教育制度,香港可作為中國市場的試驗台。

倡導教育科技超過20年的郭先生總結說:「教育科技進入中國大陸之前,香港是一個很好的試驗場,可測試並了解那些你視為對象的學校和家長。」。

培生大中華區和印度中心董事總經理林國章先生 (Joe) 積極培育教育事業電子數據化,重視大灣區軟硬件獨特組合。他強調教育科技初創公司有三大成功要素:

      1. 創新的商業模式 : 公司如何創新和推動客戶購買其服務將有助其擴張。
      1. 付款模式:中國國內極為靈活的付款方式如支付寶、微信支付,使人們可更輕易更大量購物。
      1. 良好的用戶體驗

Joe 指出,深圳市民多數不是本地人,收入高,也願意接受新產品。

高李嚴律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調解事務合夥人趙君宜小姐最後提供法律觀點結束小組討論。她說:「香港提供大量仲裁和知識產權保護法律資源,是通往大灣區的絕佳起點和門戶。」而這也不僅關乎中國,香港本身也是主要國際仲裁中心之一。

小組討論2:大灣區作為產品開發供應鏈管理中心

Brave Soldier Venture Capital 執行合夥人郭振先生主持的小組重點討論了大灣區內相連城市的獨特貢獻。

「無論是設計、原型製作、產品組合還是推出全球市場,在任何一個環節,你都可以在極短時間內在大灣區內獲得大量協助!」他說。

深圳洛客研發供應鏈管理公司項目總監鄒仁杰先生首先發言。他的公司專門從事原型設計和小批量生產。他以兩個產品為例,說明產品的剛性需求與偽需求之間的區別。

Brinc 銷售與企業合作夥伴總監 Kevin Brisebois 特別強調大灣區內集中式供應鏈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縮短初創企業進入市場的時間。他表示在深圳30分鐘車程已找到供應商,另加1.5小時車程已可在廣州一家工廠組裝零件,優勢很明顯。

「在該九個城市之間,甚麼產品和服務都可找到,對於那些結合硬件和電子科技方案的公司而言,尤其方便。」

深圳谷創業投資有限公司聯合創辦人兼首席執行官徐家斌先生在 Kevin 的觀點上再補充,重申大灣區主要城市之間發揮協同作用可為企業創造龐大商機。

他又表示香港和深圳同是中國與世界各地之間的科技傳輸中心。

「這可解釋為什麼許多公司都特別要在香港和深圳設立創新辦事處。」

Corporate Hub 香港聯合創辦人郭澤庭先生在小組討論結束時建議企業先在香港設立基地,然後再到大灣區(特別是深圳)成立公司。

「很多機構如數碼港和香港科技園等都支持香港初創企業到深圳及其他地方尋求合作夥伴和產品。」

至於什麼是中國現時最熱門的教育科技趨勢,小組成員均認為沉浸式體驗、編碼和英語學習將會是增長快速的領域。